为生命续航:两位新疆小伙成为全国第14991例和149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掌上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晚报
    2023/4/10 23:25:28

  “您不仅挽救了我女儿的生命,也挽救了我们的家庭!万分感谢!”4月10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的病房里,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唐(化名),拆开了一封来自广西的信,写信者是受捐者家属,字里行间提到最多的就是“感谢”二字。


  信中的小女孩6年前被确诊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医生建议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由于家人配型均不成功,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而这一等就是6年。

  4月10日,受捐者家属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唐(化名)寄来的感谢信,信中提及最多的就是“感谢”二字。记者赵莉摄

  2021年,还在上大学的小唐在献血过程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性,便选择加入中华骨髓库。或许他并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将改变一个家庭。

  2022年,加入中华骨髓库仅仅一年多,已经在新疆喀什莎车县工作的小唐接到了初步配型成功的通知,他立即配合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做高分辨检测,曾经也有过捐献者与受捐者初步配型成功,但高分辨检测并不匹配的案例,小唐和工作人员都不敢有一丝松懈。

  幸运的是,小女孩和他最终配型成功。

  4月10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唐(化名)为受捐者亲手写了一封信,鼓励小朋友早日恢复健康。记者赵莉摄

  “收到小朋友和家人写的信才明白他们为了治病有多不容易,能够帮助到他们,我感到很荣幸,希望更多的人尽早加入中华骨髓库,让这些血液病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小唐说,家人和同事们的支持也给了他动力,妻子请假全程陪同。

  在隔壁病房内,与小唐同一天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是一位24岁的现役军人小杨(化名),他所帮助的是一名来自重庆的血液病患儿,在受捐者寄来的信上,小朋友稚嫩的笔画写下了“感谢大哥哥对我的救命之恩,我长大了也要向你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身为一名军人,在群众有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小朋友早日康复,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小杨说,2018年,还在上学的小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年初,小杨完成了高分辨检测,配型成功,这让他深感缘分的奇妙,要知道非亲缘配型成功率是万分之一。父母虽然远在贵州,但也第一时间打电话来鼓励他,支持他捐献造血干细胞。

      4月10日,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病科移植病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杨(化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长达5个多小时。记者赵莉摄

  4月10日6时,小唐和小杨在自治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入院进行检查,9时正式开始造血干细胞捐献。

  整个捐献过程长达5个多小时,为了能顺利捐献,小唐和小杨提前一个星期就来到乌鲁木齐,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调整饮食和作息,保持最佳状态。他们二人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也在当天由专业人员送往广西与重庆。

  “亲爱的小朋友,我们素未谋面,但我想你一定是个坚强又可爱的孩子,相信此次手术一定会成功……”小唐和妻子还为血液病患儿精心准备了手写贺卡和玩偶,这场“双向奔赴”的温暖,跨越千里,送到受病痛折磨多年的受捐者身边。

  小唐和小杨是全国第14991例和149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两个编号也刻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授予他们的荣誉证书上。

  “这两位是我区今年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3例、第4例。近年来,中华骨髓库新疆分库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成功率逐年增加,每多一个志愿者加入,获得匹配的机会就会有所增加。”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新疆管理中心负责人曼苏尔·纳曼说,一直以来,全疆各级红十字会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大力倡导社会各界加入中华骨髓库,为血液病患者及家人送去一份希望。截至目前,全疆累计报名登记入库志愿捐献者达44764人,147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记者赵莉 通讯员敬新荣)

f0412abc1362ee13091dce4e150727a5_resize,w_500.jpg


    编辑:雒旭

请微信登录后发表评论